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问题:

题目:执政党的执政伦理及其实现方式研究

关键词:执政党,执政伦理,政治伦理,实现方式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近代以来,随着政党政治的出现,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凸显。执政党作为掌握国家政权、负责组织政府的政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成为执政党保持执政地位、提升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关于政党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理论成果也不断丰富。由于执政党处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前台,因此,围绕执政党而展开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向纵深领域拓展。学者们从执政合法性、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环境、执政组织结构、执政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展开了对于执政党的研究,但是对于执政党的执政伦理研究却很不够。而执政伦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构成了执政合法性、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行为方式的价值底蕴。执政党的执政伦理追求不仅成为增强其凝聚力和合法性认同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在整个社会的价值选择和伦理建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执政党的执政伦理主导着社会的政治伦理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以及政治行为主体伦理,并且可以为社会成员的行为正当性提供一种解释范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许多执政多年的党如苏联和东欧的共产党、印度的国大党以及墨西哥的革命制度党等,在执政几十年之后,纷纷失去了执政地位。这些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思想认识上忽视执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无疑成为一个主要方面。由于这些党长期执政,缺乏危机意识,容易产生道德上的麻痹症,由于忽视对执政理念、执政行为的伦理审视,最终使其执政权威因失去了道义基础而受到削弱,并失去执政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执政党的执政伦理内涵,执政伦理的生成机制、价值诉求、评价标准及其实现方式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来讲,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所有执政党共同面对的一些伦理关系的研究,从应然的层面揭示了执政党执政伦理的价值追求,同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不同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执政党的执政伦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引入到执政伦理的研究上来,对不同性质的执政党的执政伦理作了分析,特别是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做出了理论提炼,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特性,在逻辑分析的同时,又不忘历史的关照。全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结论部分对本研究的创新性观点作了梳理;正文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共六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政治发展史上人们对政治与伦理关系的不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伦理观,政治伦理的内涵;第二章对政党政治出现后执政伦理的内生,执政伦理的内涵、特征以及执政伦理关系和执政伦理的价值诉求作了深入分析;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执政伦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执政伦理的生成机制;第四章通过对执政伦理的干预、执政伦理的外化、执政伦理的内化阐述了执政伦理的实现方式;第五章解析了执政伦理评价的复杂性、执政伦理评价的必要性以及执政伦理的评价标准;第六章将落脚点放在中国特色执政党的执政伦理上,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袖人物关于执政伦理思想的阐述,说明马克思主义者在执政伦理观上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发展,分析了中国的执政党、中国的政党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的特性,阐明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及路径,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伦理与执政能力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本文认为:执政党的执政伦理是执政党基于合理正当的价值追求,在执政实践中形成并在执政过程中自觉践行,得到整个社会认同的伦理理念以及伦理规范的总和。包括执政伦理理念、执政伦理规范、渗透于制度中的制度伦理和执政党及其成员的伦理自觉。人类思想史上关于政治与伦理的论争十分激烈,既有政治与伦理的对立论,也有政治与伦理的统一论,还有价值中立论,更有现代学者对政治伦理的深刻理解,这些思想为执政伦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将政治伦理思想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能够为我们分析执政伦理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执政伦理是执政党执政的道德基础,执政伦理较之一般的伦理道德规范自觉性更高、具有更高的社会示范效应、更强的公共性和更为崇高的伦理品格。从政治文明的取向上来看,执政伦理应该蕴含一些基本的价值诉求,并在处理各种伦理关系中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要求。执政伦理不能只停留在伦理理念的层面上,只有通过伦理干预、外化在制度中并最终成为人们行动的自觉,才能真正得以有效实现。由于不同的执政党产生于不同的国家之中,因此,不同的政治文化生态、不同的经济社会状况、不同的政党属性会产生不同的执政伦理,政治精英能够为执政伦理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援,继承创新机制、汲取整合机制、反馈调节机制是执政伦理建构的三种重要机制。在对不同的执政伦理进行评价时,由于受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性能因素的影响,伦理评价会呈现出复杂性的特征,但人们最终可以通过执政的合法性状态、执政的人文关怀程度、执政期间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权力的规约以及利益共享状况等指标,找寻出对执政伦理较为客观的评价标准。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继承创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以人为本”为中轴,公正、和谐、责任、先进性内在统一的四位一体的执政伦理价值观构架。具体表现为执政伦理价值层面上的合道德性,执政伦理目标层面上的合公意性,执政伦理行为主体层面上的合规律性,执政伦理制度层面上的合法律性,执政伦理决策层面上的合程序性,执政伦理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合群体性。在执政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政治实践中执政伦理的建设,将“以人为本”作为执政理念,“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执政为民”作为执政的目标,为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了强大的伦理支撑力。

在线 客服